新手必备初夏垂钓的3个技巧

分类栏目:夏季钓鱼

发布于 暂无评论

立夏刚过,气温和水温也在逐渐升高,更多的钓友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外出垂钓,今天笔者在此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初夏季节垂钓的3个技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夏季钓鱼时应该主钓早晚,放弃正午

相信常常在水边垂钓的钓友们都知道,适合鱼类生存的水域温度是最好是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当水温低于10摄氏度或是高于30摄氏度时,我们的大多数目标鱼就会进入厌食或是停食状态。夏季的早晨气温和水温大多相差不大,基本维持在20至26摄氏度左右,而如果遇到闷热天气时,夜晚的水温由于空气湿度大而导致不会降温太多,有可能会处在20到30摄氏度,这水温条件下是非常适合鱼类生存的,它们会表现的非常活跃。

而夏季钓鱼时,鱼类在一天当中会有两次高密度的摄食高峰,日出时分鱼儿开始活跃,会出现靠近岸边连续摄食的现象;而到了上午8、9点之后,由于日光持续强烈照射,浅水区域的水温会迅速升温,鱼儿的摄食欲望也会随之降低,它们会本能的潜伏到深水区域躲避。

而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水温会随着气流变化而逐渐降低,加之光照条件减弱,鱼类的安全感会得到保障,从而潜伏到近岸的诱饵窝料附近开始摄食。所以说夏季钓鱼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两个黄金时段,千万不要盲目的全天垂钓,因为很容易损伤身体而鱼获寥寥。

二、适当的放弃水生植物茂密的钓位,尝试钓明水

水生植被对于鱼类而言确实是天然的避风港和食物补给站,这里长期会有非常丰富的微生物供给鱼类觅食,而且体型较小的鱼类很喜欢藏匿在水草茂密的地方来当作巢穴,而其实它们并非长期停留在此处的,比如夏季夜钓时,我们在选择钓位时可要尽量选择明水钓位了。

因为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水生植物可以产生光合作用而补充水域里的水溶氧量,但是夜晚时分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时候,它们却是消耗水氧的作用,此时我们可以选择下风口或是侧风口,入水口,坑洼水底附近找相对平缓的区域来当作钓位和钓点。尤其是当我们想要钓大体形鱼类时更要躲避开这些茂密的水草区域,因为它们很容易在遛鱼过程中造成极大的障碍。

三、夏季多雨,要放弃雨前时分,主钓雨后

我们的一切对象鱼都生活在水中,它们离开食物还可以存货一段时间,但是却离不开氧气。夏季多雷雨天气,每当雷雨天气即将到来时,天气会变得非常闷热,伴随的会出现气压低、空气湿度大、气温高等等问题,这都会导致水溶氧量降低,水体不能充分的补充氧气,而鱼类会感到烦躁不安,要么会上浮到水域的中上层停食,要么会藏匿到深水区域或是氧气相对充足的区域。

而每当夏季的雷阵雨过后,水域情况又会变得截然不同了,因为水环境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此时气压会升高,而且由于新水的注入,导致上下水层产生对流层,水温会随之降低,而且会将水中上层的氧气带入到下层;与此同时雨水还会把岸上大量的天然食物冲到水里,昆虫、草籽、粮食等等,这会在岸边形成一道天然的食物链。此时无论是从天气、水情、环境等几个方面来看,都是有助于鱼类活跃度和摄食欲望提高的有力保障。

上面就是今天笔者在好钓鱼APP里总结钓友们的初夏钓鱼的三个实战经验,希望对新钓鱼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