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野钓渔获不稳定的8个原因

分类栏目:夏季钓鱼

发布于 暂无评论

昨天在好钓鱼APP看到钓友说:昨天下午3个小时钓了十几斤鲫鱼,晚上回去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可算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爆护了!想着今天再去过一过钓瘾,却发现鲫鱼不吃钩了,就算有口也提不上鱼,真是急坏了。

野钓本来不定因素就多,谁积累的经验多,面对多变的环境和鱼情谁能及时作出反应谁就是赢家。野钓可以用两个词形容,既“刺激”又“尴尬”,何为刺激?野钓爆护的几率大,次数较多,鱼摄食欲望强,爆护轻松;何为尴尬?初夏野钓环境的多变性和鱼类的习性影响,今天能爆护,第二天就可能让人干着急不上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下面就和大家分析初夏野钓渔获不稳定的原因。

总的来说主要概括为四点:鱼类产卵;鱼类洄游;天气变化鱼类上浮;小杂鱼闹窝

1、天气回暖,气温稳定在20℃以上,鱼类进入产卵期,此期间鱼类对鱼饵的兴趣大减,就算把金子放在它嘴边它也不吃。

2、鱼类具有“洄游性”,尤其是春季,正值用水的高峰期,比如农田灌溉、上游放水等,水位的升和降对鱼类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水位下降,鱼变得愈加的难钓,鱼类逆流而上,多会在河湾处聚集,还会寻找机会继续上游。

3、这个季节野钓需要注意的两点“钓近不钓远”“钓草不钓明”,近则浅,浅则暖;草边主要是安全,鱼类产卵会选择适合的地点。

4、鲫鱼是比较“灵活”的鱼种,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以适应多变的环境,比如中午升温鲫鱼会上浮,改变鱼层,钓底不明智。细心的钓友会发现,提竿中鱼有时不是正口而是锚上来的,“锚鱼”一是鱼类上浮所致,二是鱼类产卵吃饵少,常常蹭线,假动作多,上浮可钓浮兼钓行程,不过对经验要求高一些。

5、杂鱼是个老问题,春季小杂鱼很活跃,小杂鱼应该是属于中上层鱼,严重时饵料入水基本就会疯抢,到了水底钩上已经空了,鲫鱼不会傻到吃空钩吧,小杂鱼闹窝,可钓钝些,如调2钓3、4,吃铅相对大些的浮漂,让饵料下沉快些。

6、“老钓位”究竟能钓几次?这个问题很大,有些钓位聚鱼就像有“保质期”一样,隔段时间鱼就游走了,有些钓位鱼越聚越多还有些钓位通过人为原因鱼类聚集短时有效。

7、鲫鱼还有一个特性就是“群游性”,夏季对鱼类来说并不算缺食物,如果你窝子没做好,饵料又不能把鱼留下,结群的鲫鱼游走到下一河段很正常。

8、钓位选择,同一条河不同的河段,出鱼效果参差不齐,说白了鱼类也会选择适合栖息的环境生存,寻找新钓位作钓。

初夏钓鲫不瞎跑

钓明不如钓水草

素饵入水即雾化

连杆中鱼效果好

躲避小鱼有奇招

蒜汁开饵都说好

饵料下底鱼太小

下拉浮漂找一找

水位下降莫慌乱

扛着钓具上游跑

非法捕鱼要不得

留大放小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