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远处是天性还是被迫?解读鱼类行为,来启

分类栏目:资讯

发布于 暂无评论

鱼在一个水域中到底是处在什么位置,是近岸还是远处深水?这个是垂钓者一直争论的话题。有钓友坚持鱼有趋岸性,有钓友认为鱼类出于警惕心理尤其是大鱼更喜欢远处深水。我个人理解是二者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本文通过武汉地区的大炮竿演变过程,包括查阅长期研究鱼类行为的报告,和广大钓友分享一下我对鱼的一些认识,从而对钓鱼时如何选择钓点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想从根源上了解需要先思考以下几个关键点:

1、鱼在远处是天性使然还是被迫的行为?

2、鱼有“家”的概念吗?

3、如何根据鱼类的行为来选择合适钓点?

以上3点是在寻找钓点时无法避免去思考的,我们获得一个结果想要验证它的可靠性,必须要具备一定数量的样本才能保证其准确性,单纯的经验只能保证下限,突破上限还需要大量的样本来科学证明,所以在谈论本文的中心思想时,我都是选择有大量数据作为参考的前提下得出的,尽量保证或者接近准确,因此:

为何我认为无论是趋岸性还是出于警惕性鱼在深水二者都有一定道理?是由大量数据作为参考的,从中我得出一个结论,被迫行为天性,但二者确实都存在。

cjd0iVb130Uaey7MHg-ntYFDx6Lvm.jpg

通过科学实验追踪,鱼是有“家”这个概念的,也许会因为外部原因造成“家”的位置发生变化,但确实鱼类在觅食后会返回到特定区域休息栖身,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线索,钓鱼时寻找钓点应该是寻找鱼类觅食的场所而不是栖身场所。

正如上面所言,找到觅食地点和栖身地点的不同,结合被迫行为和天性之间的差异,我们很快就能在一个水域中找到合适的钓位。

鱼在远处是天性使然还是被迫的行为?

多数人并不知道其实是有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是研究鱼的行为的,为捕捞、养殖、生物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虽然尚没有彻底解锁鱼类所有的内容,但通过已知的一些知识就足够满足我们垂钓者的需求了,本文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验证天性和被迫行为之间的关联。

首先我是认同鱼有驱岸性,否者岸边使用3米多的钓竿是无法钓到鱼的。这个事情要从武汉地区的大炮竿演变过程谈起,在现代渔具诞生之前,鱼竿的通常是以单支竹节制作的,但随着聪明的垂钓者改装,逐渐形成了多根竹节互相咬合形成了较长的钓竿。当现代钓竿出现后,大多数人都放弃竹竿选择了更先进更轻挺硬的钓竿,80年代末,有一部分人把竹竿和现代钓竿结合起来,延伸出更长的钓竿,在岸边垂钓时明显长于其他钓竿,而得名为“长竿”。

随着工艺的发展,现代鱼竿也逐步变长,但同样是这些人把不同粗细、不同规格的鱼竿再次组合形成了更长的鱼竿,直到2000年前后已经具备近20米的长度,直到今日演变到34米的长度,由此也从“长竿”被戏称为“炮杆”。(此说法是我采访了几名武汉老钓友后综合得出的结论)

cjd0iVQt4k3WNRfjPzLMdExDs89Vi.jpg

那么我们就要去思考,为什么鱼竿要越用越长呢?时至今日使用短竿同样可以钓到鱼啊,这样就验证了鱼是有驱岸性的,哪怕是不钓鱼,在河边走,也会经常在那边看到大小不一的鱼种。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这么长的钓竿呢?如果渔获不远大于短竿,我相信没人会选择如何笨重的大炮竿,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大炮竿的渔获要强于短竿。这就是我同时也认为鱼出于警惕性会远离岸边,所以驱岸性和鱼在远处都是有道理的,这并不是一句废话,有趣的是,为什么在很多湖泊中短竿的渔获是无法比拟长竿的呢?这就是我认为的被迫行为。一个水域当长期有炮杆垂钓时,那么自然窝子也就距离岸边很远了,鱼同样也就距离岸边更远,这就是我认为的鱼在远处是被迫行为。而岸边也能钓到鱼是因为鱼有探索性,它不会局限于一个区域的,但相对数量要少许多,这就很好地解释了被迫行为天性,长竿渔获短竿。

鱼有“家”的概念吗?

那么我们继续深挖这个话题,就是鱼在水中到底会处于什么位置?有没有家的概念?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开展的一个实验,是为了求证鱼的记忆能力的,但我却从中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具体情况是,在40公顷水面的湖中捕捞34条鲤鱼,装上无线电信号器后重新放入水中,首先鱼是有聚集性的,34条鲤鱼会分散到不同的鱼种中,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鲤鱼白天的活动范围要小于夜间的活动范围,同时将饵料投放在一个距离鲤鱼“家”比较远、平时极少到达的一个位置,通过几天的观察,从最开始的8条鱼达到饵料处到第10天有21条鲤鱼达到饵料处,相同的是它们都是晚上到达,白天返回到他们习惯的地方栖身。

这个实验我从中发现鱼是有“家”这个概念的,这些地区有一个共性就是含氧量高,或者水下有什么结构让鲤鱼感到安全的地方。在投放饵料之前,这些鱼类活动范围较小,尤其是白天的活动范围低于3%水域面积。那么更有意思的是,当投放了饵料后,距离“家”很远并且平时很少达到的地方也频频被鲤鱼光顾,活动范围比没投放前扩大了2.1倍。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水域持续打窝是可以诱来比较远距离的鱼,鱼类觅食地点和家有可能距离很远,那么对于我们垂钓者来说,我相信如果找到鱼的栖身地点再投以窝料,效果会更好,毕竟通过10天的打窝,也没有让全部试验鱼都到达饵料点。

cjd0iVTwJrC58eLf6Yn7EhO4H3vZt.jpg

如何根据鱼类的行为来选择合适钓点?

为什么要在前面单独说到鱼是否具有家这个概念,就是为了现在要表述的问题,鱼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会有一个栖息地,夜间为了觅食会外出,那么如果出家门口就有食物呢?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在最远处投放饵料和某一个被检测鱼附近投放窝料,我相信去最远处那个饵料点的鱼就变得非常少。这就是我在思考,如何根据这些鱼类行为来选择合适的钓点。

实验水域有50%的岸边时有漂浮植物的,实验中没有提及被检测鱼所在位置的浮游植物有多少,但通过图片查看分布,我相信大多数鲤鱼都在浮游植物里,这里应该是安全的,有一定食物的。那个投放饵料的地方我相信是浮游植物较少的区域,因为那里平时很少有鱼到达。通过整篇文章我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持久打窝是可以将远处的鱼诱过来,这个适合到陌生水域垂钓,不熟悉钓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深、障碍物钓点后,持续长时间打窝是绝对有收获的。但是水域大小、窝料投放密度、鱼类数量、垂钓时间是影响渔获的。

2、鲤鱼白天的活动范围低、夜间明显提升,所以在夏季和秋季想钓获鲤鱼,夜钓是不错的选择,效率超过白天。

3、无论鱼有什么样的行为,都会受到食物影响,可以将多数鱼控制在想要的位置,所以在一个水域钓鱼,要了解多数人的竿长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大量的窝料集中在什么位置,例如我在咸宁的斧头湖,当地钓友多用多根6.3米7.2米进行垂钓,我使用4.5米只有远离他们才能有好渔获,如果靠近他们,我必须至少用到6.3米才能相抗衡。而在武汉市内的河流,多数人都是4.5米和5.4米鱼竿,我使用4.5米就足以抗衡了。

4、最后验证了,哪怕是鲤鱼这类大体型鱼种,栖息地也是愿意选择植物、结构下面的,同一小块区域中,哪怕只有一小片水草,可能渔获也要强于其他地区。

cjd0iVuN3ZKQjGAYLcyoMlexmHsTg.jpg

关于最后的总结归纳

可能有些钓友认为我说的都是废话,没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或者都是大家知道的,在这里我需要反问大家,你都知道的这些是出于经验还是有证据?你使用某种钓法、饵料渔获好并不具备客观性和真实性,因为有一个“幸运值偏差”,所以为什么所有试验都需要具备一定数量,概率也是要多个样本才能确定的,就是极大程度保证准确性。而且,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要学会在某一件可能没太大关系的事情上产生联想。

正如本文距离的实验本身是测验鱼的记忆力的,只是我从中还发现了一些其他规律,来佐证了我以前的一些思路,只有这样我才能正式成文去写我的经验,如果单纯看本文是基本获取不到什么太有价值内容的,而是可以让你确认一些的一些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是否通过这些得到了启发,去联想和延伸,这点是我对整篇文章最重要的表达,例如前面提到长竿渔获要强于短竿,你是否会联想到,如果是坎式地形呢?长竿就一定强于短竿吗?这就是联想,这就是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