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塘难钓鱼?三大绝招告诉你上大鱼并不难

分类栏目:台钓技巧

发布于 暂无评论

坐拥每个钓鱼人梦寐以求的黄金钓点,可是一天下来却渔获寥寥,这种事情太令人沮丧了!咱们本着天下钓鱼人是一家的原则,今天来帮这位喜爱玩台钓的钓鱼人分析分析,看看有什么方法能够帮他解决问题。

这位钓鱼人提出的问题描述如下:

最近发现一个深山野塘,水深1.2至1.5米,面积2亩左右,时有鲤鱼鲫鱼跳出水面,鱼星不断。可是什么饵都不吃,商品饵不吃,米诱不吃,连蚯蚓都不吃,第二天我打窝酒泡过的玉米,小麦,大米小米等,然后三根竿分别挂蚯蚓、玉米和饵料同时开钓,结果还是没有口,鱼星在饵旁冒起就是不吃饵!据了解,这个塘是十几年前开山路后形成的,四年前有一钓友喂了几天剩饭,钓出过几条大板鲫,我朋友拿了手撒网一扔就中鱼,7斤多的鲤鱼。求钓友们赐教,这样的野塘该怎么钓?

看了钓鱼人发的概况,结合这处水域的照片,首先这绝对是个环境优美的“自留地”,喜爱野钓的朋友们都会梦想能够拥有这样一处钓场。再加上钓鱼人描述的水中鲤鱼、鲫鱼较多,那么怎样调整台钓钓组和钓饵才能取得良好的渔获呢?

我们先来提取一下关键信息:

1、深山野塘,纯天然水域的钓场,人类干扰较少的一处水域;

2、面积不大,水深较浅;

3、主要目标鱼种为鲤鱼和鲫鱼;

4、窝点周围的鱼星很多但是不爱吃饵;

5、商品饵、酒米、蚯蚓、玉米等野钓常用的鱼饵都不上鱼;

6、曾经有钓友用剩饭粒钓到过一些大鲫鱼。

根据上面这些重要信息,我就来尝试着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首先看下钓场周边的环境

在搭配台钓装备方面,我建议使用4.5米以上的手竿,尽量的钓远,避开岸边水下树枝和杂草。可以选用台钓调性较软的手竿,因为对象鱼为鲫鱼和鲤鱼,软竿既能护线也能享受中鱼后提竿遛鱼的乐趣,大线2号配子线1.0至1.5号任选,鱼钩选用7号带倒刺的伊豆钩,鲫鱼、鲤鱼都能够兼顾。

假设当天鲤鱼开口好,可绑好1.5号子线配10号伊豆钩备用,毕竟是野钓谁也不能确定当天哪种鱼开口好,以备不时之需。另外需要钓远的原因是尽量避免咱们在岸上发出的噪音,惊吓到近处的鱼群。尤其是我们在这种深山野塘,水又比较浅的水域垂钓时,这里的鱼非常惧怕“异响”,所以钓远、钓静的糗钓方法,将会是能够帮助我们上鱼的最大功臣。

2、选择台钓浮漂和调漂抓口的思路

在浮漂和台钓钓法方面,我个人建议可以大胆的选用长身底钓型浮漂,调钝钓钝方法来进行糗钓,提高命中率和刺鱼、遛鱼的成功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此处水域属于非常原始的纯天然钓场,鱼儿对于“外来物种”的警惕性非常高,往往味型太过浓郁,不合时宜的雾化,频繁的抛竿等等操作,在这个钓场都会让鱼类产生惊恐,结果就是只在窝子周围转来转去,但是一定不会轻易咬钩。

虽然我们使用长身钓底型浮漂,但是在上面已经介绍了,通过降低使用的线号,来弥补调整浮漂时损失的灵敏度,使用台钓调性稍软的钓竿,提高抓口、遛鱼的成功率,尽量降低细线带来的切线风险。

调整浮漂时我建议可以调平水或是露1目,钓2-3目皆可;如果实在是倾向于进攻型钓法的朋友,可以选择调几钓几的方案来进行尝试。此时作钓有一个技巧,那就是一旦见口,却发现不能成功刺到鱼时,一定不要心急,慢慢的把漂向更钝的方向撸,目的还是让肯咬钩的鱼,踏踏实实的在窝点里吃饵,当它衔住鱼钩转头或是准备游走时,浮漂一定会出现最稳定的上鱼讯号,此时再提竿刺鱼即可。

3、选择诱饵窝料和钓饵的搭配思路

想要钓好鱼先要把鱼吸引来、诱进钓点,诱饵窝料的选用和搭配改进如下:钓友已经选用酒泡谷物来打窝,鱼是诱来了但中鱼率并不理想,这主要还是跟钓友的调钓有关系,既然此塘的鱼对酒味的窝料有吸引力,咱们只需结合一丁点的商品饵,再加上钓友自己泡制的酒米来进行打窝,商品饵以酒味类的底料为主70%+自制酒米+谷物20%腥味鲤鱼饵+腥香鲫鱼饵10%(甚至更少,稍稍提味就行),提高诱鱼性。

如果大家有发酵鱼饵经验的话更好,我们需要对窝料进行微发酵处理,微微发酵好的鱼饵,味道会变的更加柔和,微酸带有淡淡的酒味,这种味型的窝料,至少我个人认为最适合使用在这种钓场。

台钓钓饵要配合窝料使用:微微发酵好的酒味窝料80%+腥味商品型鲤鱼饵10%(比如七鲤香藻腥)+腥香鲫鱼饵10%(五粮诱鲫鱼1号)额外再补充10%的拉丝粉增加粘性,稍多加些水打揉成软黏饵。提前1-2个小时打窝,然后在这期间不要垂钓,静静的养窝,让鱼群踏踏实实的进窝。

之后使用开制好的软粘饵,直接搓小饵(花生米粒大小)进行糗钓,虽然台钓玩法讲究的是诱钓结合,通过抛竿频率来诱鱼,但是在这种野钓水域垂钓时,我还是建议降低抛竿的频率,千万不要太过频繁,因为铅皮、鱼饵每次砸击水面产生的声音,都会惊吓到窝子里的鱼群,最好每一竿能糗2-5分钟为宜。

我们希望利用台钓精细的钓组搭配,提高整体钓组的灵敏度,所以建议大家,为了避免与大鱼失之交臂,在我们垂钓时最好拴上失手绳,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