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分析失利原因,提高秋季钓鱼的获鱼率

分类栏目:水库钓鱼技巧

发布于 暂无评论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已经不约而至。有出钓的朋友在叹息鱼获不多,鉴于此,我们就来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下失利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提高获鱼率。

一、从五种因素来分析

因素1、鱼自身的生长规律

春天的鱼忍受了长冬缺食的状态,需要吃很多事物补充缺失的能量,预备产卵的鱼更需要营养成分的补充,所以春季的鱼食欲是很好的。而到了秋天,鱼经过夏季的昼夜不停地进食,身体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生长,雌鱼在秋季也很少产卵,进食的欲望明显要逊于春夏。

因素2、气温水温的变化

春季虽然时常有寒潮侵袭,但总体来说,水温毕竟处于上升阶段,鱼逐渐变得活跃。而秋季的水温总体呈下降的趋势,鱼适应逐渐降低的水温需要时间,活动量明显减少,所以进食是相对减少的,这才导致鱼获不多。

因素3、不同的水域鱼情有好有坏

针对野钓来说,不同的水域,鱼情是有好坏之分的。这跟在鱼塘中垂钓不同,鱼塘里的鱼不多了,塘主会及时补充新的鱼入池中,一年四季都有可钓之鱼。而野水环境中的鱼群数量不是固定的,或多或少不固定,鱼群数量也较为稀少,被钓滑的鱼也多。滑鱼看见熟悉的钓饵,就有一种本能的抗拒,除了钓技高超的资深钓友鱼获较好之外,很多钓者就钓效一般了。

因素4、地域不同,可出钓的周期有所不同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温逐渐降低的时节,气温是由南向北逐渐较低的,所以南北可出钓的周期有所不同。中原一带秋季可钓的日子约两个月,秋天遇上阴雨天气,或者遇到冷空气南下,就只有收竿在家。越是北方收竿的日子越早,有的地方甚至秋天过不了几天,冬天的感觉就已经到来。不利于出钓的天气,鱼获自然就少。

因素4、鱼儿的食物丰富程度不同

春季水中的天然食物还不够丰富,浮游生物还在生长之中,而春天的鱼又腹中饥饿,所谓饥不择食,咬钩率自然高。但是秋季,尤其是初秋,还延续这夏末的炎热,近岸的食物还是较多,近岸的树上掉落的各种昆虫,水生植物仍在生长,雨后的各种植物性的食物也被冲刷至水中,鱼不愁食物的来源,也就不甘冒生命危险去试探钩饵。

综上所述,秋钓鱼获不多是有多种原因的。客观的因素,人为地去改变是很难的,那么我们只有在主观上争取主动,采取应变的策略,改变不利的局面。

二、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变不利的局面

1、天气好才是真的好

虽然立秋早已过去,但天气依旧比较热,常有雨水降下。再过些时日,才会迎来气压高,倍觉舒适的好天气。只要不是大风或者低气压或阴雨天,就可以出钓。气温仍似夏末的雨天,鱼也是较为活跃的。到了晚秋雨水冰凉,是很不利的。秋季也有冷空气南下,若能赶在冷空气过境之前出钓,是必有好收获的,因为鱼儿需要赶紧吃饱了,呆几日不动,以适应连续几日的低温天气。

秋季的气温也是多变的,我们的钓饵也要随气温的改变而改变。水温高的时节,早晚时段要要钓近,白天气温较高的时段适当移向深处。中秋早晚气温较低,要适当钓深,晴天的中午时段可钓边钓浮。气压低或阴雨天,要在风口处下钩。

2、找对垂钓水域,找对好的钓位

水中鱼群的数量多,一般上鱼率有保障。如果离得近的钓场鱼群稀少,可换较远的地方垂钓,死守无鱼的水域,结果可想而知。同样死守无鱼的钓位,也只能无功而返。

3、适当改变饵料的味与香

秋季鱼儿的天然食物多为香甜的植物果实,还有腥味较浓的各种昆虫,鱼儿天天在吃这种味型的食物,我们的饵料也要接近这两种味型,所以我们不妨适当加重饵料的香甜味或腥味,以适应秋鱼的口味,诱其上钩,提高鱼获。

4、选对所钓的鱼种

各种鱼适应水温的能力不同,进食量也随季节而变。初秋的鲢鳙鱼比较活跃,可主钓鲢鳙,草鱼的活跃度也不甘示弱,可半水钓草鱼。中秋过后鲢鳙就较难钓了,可钓其它淡水鱼。当然根据钓场的实情,好钓的鱼也能很快被钓者摸清。到了秋季的尾声,应把钓鲫鱼鲤鱼作为常钓项目。在鲤鱼多的水域,可在浑水与光线较弱的位置下钩施钓。

5、避开杂鱼闹钩,守钓要有耐心

秋季也有小杂鱼闹窝,我们可不必打窝,使用较硬的面饵,适当换钓位下钩,有效避免小杂鱼的干扰。最后钓大鱼要有耐心守钓,秋季应该是比较好钓大的鲫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