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诱惑力,钓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本身就是一种性情的陶冶。或许所获不多,但是那份怡然与自得,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境界。
与在池塘垂钓有很大的不同,自然水域,比如水库与湖泊,不仅水域面积较大,而且鱼的种类多,虽说鱼群密度不大,但是钓获大鱼的几率较高。
野水底部地形一般都不平坦,加上季节与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钓者很难准确把握鱼群的生活习惯,也难摸准其行动的规律。还要考虑人为活动对野钓的影响,以及水域周围动植物的分布带来的影响。由于鱼种多,鱼的体型大小不一且差别很大,我们很难用同一种钓具来施钓,钓组的配置就显得比较复杂了。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化解这一尴尬呢?我们的回答是根据对象鱼采用有针对性的钓法,坚持这一原则,能让我们顺利地野钓。
一、选竿要符合野钓水域的特点
如果湖库的水面宽阔而水势平稳,我们选竿就要符合水域的这一特点,自然要优选长竿施钓。推荐使用4.5至6.3米的悬坠钓竿,还可使用中通竿以及前打竿,其优点集中表现为,不但能抛远,而且能在上大鱼后,利用长竿的优势,十分顺利地遛鱼。
钩饵抛得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应对大鱼不喜欢强光、栖息在远处和身处光线较暗处、不敢溜边觅食的特点。
如果湖库的水质很好,比较清澈,岸边钓者的身影很容易被鱼发现,使用长竿就能避免这一缺点,还能比较有效地减小岸边嘈杂之声的干扰。若我们使用的是前打竿,不妨装上前打轮,配置2.5号线组即可垂钓十至二十公斤的大鱼,不仅遛鱼便捷,而且极少断线折竿。
二、线组并不是越粗越好
在湖库野钓大鱼,线组的配置并不是越粗越好。若是选择手竿垂钓,当然要选粗一点的主线,能有效抵挡大鱼的逃窜力度,但过粗的线也是不合适的,主线稍粗即可,一般主线大于2号小于3号比较适合,子线不小于1.5号较为适宜,这种配置上大鱼和小鱼都比较适应,其抗风的能力也较强,也不失灵敏性,能将咬钩讯号正确反映到浮漂上。
在特殊情况下,还有必要将子线设置得跟主线一样粗,以增强拉力。抛钩时最好不要打满竿,应留出一点长度,以防止上鱼后立即与鱼形成拔河状态,预留的长度可缓冲鱼的迅速逃窜,给遛鱼造就好的条件。
三、选钩技巧
湖库垂钓,碰上大鱼的几率高。选购当然要大一点,但也不是越大越好。选钩一般要求有较宽的钩门,较粗的钩条和锋利的钩尖。较宽的钩门能有效刺透鱼嘴;较粗的钩条承受的拉力大,且不易拉豁鱼嘴。
若钓场大鱼多,推荐手竿采用7至9号的伊势尼形钩,也可采用伊豆5至6号钩。钩的号数增大时,子线线径就随之增大。若钓场大鱼小鱼混杂,就使用中型钩,由于是野钓,鱼种较多,始终不知道下一条上什么鱼,即使上了大鱼,也在可控范围之内。钓者要结合钓场实情,灵活用钩,不必过于死板。
湖库水广鱼稀,但碰上鱼情较好的时候,就不用打窝了,诱钓结合可以提高效率。
四、钓位的选择随季节而变
野外水域里的鱼常常活动于进出水口处,回湾处以及天然食物丰富的地方。下风口处天然食物多,水体溶氧充足,也是野生鱼聚集之处。
除了以上的一般选择之外,还要随季节的变化而择位。冬春气温较低的时节,鱼栖息于深水区;开春后随着气温水温的逐步攀升,鱼儿开始到向阳的浅水滩觅食;到了夏季,浅水水温太高,鱼又在较深处避暑;秋季是黄金季,大小鱼儿都必须大量进食以储备能量越冬,且多数都要靠边觅食。
野生鱼群较为稀少,而且生性胆小、警惕性特高。钓位可选在环境安静之处,岸边不可弄出嘈杂的声响。打窝宜用颗粒状且能雾化的底窝料,用对了效果才好。
五、底钓时如何正确地打窝
野水施钓宜用较大比重的颗粒饵打窝,雾化效果不能太好,因为诱来小杂鱼是很麻烦的。窝料沉底后,大鱼前来即有食可吃,又不会很快吃完,留鱼的时间就较长。注意饵料的雾化效果应根据水深而定,水越深饵料的雾化要慢一点,钓上层鱼时就要用雾化快的饵料。
钓饵的选择要兼顾水深和对象鱼及其体型大小,配置出合适的比重和软硬度、以及合适的用量与黏散性。比如钓点的水较深,鱼种并不单一,就要优先采用谷物类的饵料,用量大且粘度高,让钓饵在底部雾化,这是因为大鱼吃得多,诱饵对它们来说不值一提,所以用量要大,以引诱大鱼咬钩。
底钓时因为主要的对象鱼是鲫鲤与青鱼及鳊鱼,我们先挂双饵找底,调漂定点后抛出诱饵。起初要将诱饵在水底抖落以快速化散而诱鱼,窝点做好后,接着继续扩大诱鱼范围,在窝点周围继续抖落诱饵,吸引窝点周边的鱼前来。
而钓半水时,打窝的目的是要将鱼引至上层施钓,我们要选比重较轻的饵,主钓的对象鱼是草鱼鲢鳙鱼、还有黄尾白条和鳑鮍鮊鱼以及上浮的鲫鱼等。半水诱鱼与底钓诱鱼不同,要选用质地轻且下沉慢的麸类,才能留鱼。适当增加提竿抛竿的次数,让半水窝点始终具有诱惑力。
六、钓法要因实情而变通
在湖库施钓,水面较广,不能简单地守住一种钓法。我们可以先用广谱诱饵打窝,再根据鱼情变换钓法。比如我们使用手竿搓饵钓底无效,就可改为拉饵来钓浮,还无效可钓离底,或继续靠近上层找鱼而钓。拉饵钓浮还是不行,就换成搓饵来钓底,适时地续窝等。再不行就找找其它原因,或者改变钓点或改钓其它对象鱼。总之,钓法要适应鱼情,与变化的自然因素相适应。